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Lily

法門無量誓願學 and 一門深入

已更新:2023年7月3日

法門無量誓願學 and 一門深入,是要二選一(versus),或者二者觀念都接受(and)?但以修行過程論,演進過程是「先一門深入」,再至「法門無量誓願學」,歷史大德的例子由「一門深入」至走向「萬法」,請閱讀此篇。如同先成就自己,才能教化眾生。《呂氏春秋》「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可閱讀此篇


所有修學大乘佛法,行持菩薩道的人,必定懂得菩薩所發的四弘誓願。那就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華嚴經》


普賢十大願:六者請轉法輪、九者 恒順眾生,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四者懺悔業障,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五者隨喜 功德、八者常隨佛學,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 供養、七者請佛住世、十者普皆回向,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



中醫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及陰陽調和的理論對症下藥醫病。從佛法的角度,八萬四千種眾生相對要以八萬四千種法門救度,每一種眾生以相應對的法門度脫。「法門無量誓願學」為的是對症下藥。

醫學中有一種藥治多種病及多種藥治一種病的療法。佛法亦復如是。精明能幹的醫師,對藥物治病,對病理,病徵,診斷病情等等,了解徹透,所以能藥到病除,使病人恢復健康。諸佛菩薩有如精明能幹的醫師,或以一種藥治多種病,或以多種藥治一種病的種種法門,救度治理八萬四千種眾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學佛的人,如果誠心想救度治理自己心中的八萬四千種眾生,必須虛心向諸佛菩薩,高僧大德學習。

不過,大德們教導我們,法門無量誓願學不是叫自己貪多,用有限的生命去把無量無數的法門都學上來。更重要的是一門深入。因為各個法門是融會貫通的,當自性中的無量智慧被啟開時,一個個的煩惱就能了斷,一個個的眾生就會度脫。


法藏繼承了智儼的法界緣起思想,用緣起因分性海果分二門闡明宇宙萬法的實相。性海果分就是諸佛的境界。緣起,就是法界緣起,其相狀為無盡圓融。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依正,過去未來,通通互為因果。因此,一法為因,萬法為果;萬法為因,一法為果。自它互為能、所緣起,相資相待,圓融無礙。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舉一盡收,以一塵為主諸法盡伴;相即相入,重重無盡。


《無量壽經》如是言:

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

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祂在還沒有出家、成為法藏菩薩之前,是一個國王,祂的出家、發願修行的經過,在《無量壽經》卷上都有介紹。概略地說,這位國王很有智慧,很有愛心,又很果敢,精進勇猛。祂遇到一位佛,叫做世自在王佛,聽了世自在王佛說法之後,由於祂很有智慧,又很果敢,就曉得,即使當國王為百姓服務,總不如出家修行、傳播佛法、救度十方眾生來得尊貴有價值,因此祂捨棄了祂的王位,捨棄了祂的皇后、妃子,捨棄了祂的財、名,因為既然是出家人,就不蓄錢財,不用華貴的衣飾,而且是所謂的「一鉢三衣」,當然這是形容出家人舍離五欲,心中純淨安寧,生活簡單樸實。國王到一位如同乞丐的比丘,那真的是天差地別,祂能夠放得下,難捨能捨,難行能行,正顯示祂的智能與果敢。



[個人心得]

所以,我的選擇是,佛法,基督法門(顯密圓通)都要學,弟子規(儒家),了凡四訓(道教)世間法適用於普遍大眾,佛法法門中以金剛乘(密宗),華嚴宗,淨土宗為主,其中以淨土宗為根基深入。 在現有五教的系統,幾乎每一本書都有個人及集體的小我意識投射及部分真理,目前在奇蹟課程,幾乎讀到沒有小我的意識,但原文經過翻譯之後,多多少少改動一些訊息。在娑婆世界,除了個人夠醒,才能發覺,我所讀到的各經文/維基百科/書籍的內容,隨著靈性的醒覺度在變動。這個現象,你需要去讀告別娑婆,它可以解釋更完整。慢慢的,你會體驗自性生萬法。根據個人經驗,我常在,我最不想去讀的書籍裡,找到更多真理的碎片寶藏,恐懼是因為缺乏愛,自己缺乏付出愛之處,大多來自自己的成見論斷所投射個人妄見,或來自小我早已安排好的背景,而所障礙住,所以不想去的地方,去做就對了,這個幫我提升靈性,所有讀到奇蹟課程前幾章的人,幾乎很想丟了或撕了這本書,或者讀幾頁就進入很好睡的狀況,因為小我的意識,抗拒這個真理之光,它是一本可以自學的書籍。裡面也會有明確分別:如何區別小我的聲音和聖靈(自性)的聲音。重點,如何做一步一步覺醒,是一本近時代的其一詮釋真理的書籍。不是人詮釋的出來,海倫聽到高靈耶穌的聲音所寫下來的,一本書寫了7年,因為小我的抗拒。我剛讀前幾章時,非常震撼祂的內容,因為我深信相信,它不是人寫出來,不像大藏經或聖經的描述經驗,是寫著天國法則,天界下來的產物


如果你發覺一位師父(老師),照他說的去做,一直引導你受傷或最後做出成果,就覺得不對勁,超過10次,你自己要留意了,小我挖了洞,讓你跳,師生的關係應是平等的,但是我們仍是尊重長者師長,若你真的做的很多的給予時(給予服務,給予方便,給予法,給予微笑也算,順從人家也是一種給予),到一定程度之後,你的師父不一定能受你的給予,要看他的德資糧位,有沒有在你之上。萬法歸一,一是指回歸自性,而不是聽人的話,聽人的話,到某一個程度會出現問題,所以,依靠之人事物會相反過來,有點像物極必反,除非你都沒成長。






23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