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知行合一
在朱子學一統天下的時代,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說,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人們不能理解其本意,驚訝者有之,非難和指責者層出不窮。王陽明曾經這樣形容自己的處境:「危棧斷我前,猛虎尾我後,倒崖落我左,絕壑臨我右。我足復荊榛,雨雪更紛驟……」「舉世困酣睡,而誰偶獨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驚。反謂醒者狂,群起環門爭……」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陽明已經是平定藩王之亂的大功臣,卻依然遭受其他官員的攻擊。
王陽明的簡歷影片:[8:21]主動是你的至誠,調動的是天地之力,有幾分誠,便得幾分誠力,這動一面,即是"願力",王陽明明以至誠祈天的靈驗,就是來自這裏,是以願力調動天地間的暗能量,來使事情向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
[個人心得]
由此可知,儒家王陽明也是位相當覺醒者,當一位修行人夠醒;光夠亮,在他身邊的人,會常進入昏睡,如同王陽明提到「舉世困酣睡,而誰偶獨醒?」。也如同,閱讀「奇蹟課程」系列書籍 (ex. 告別娑婆) 的朋友,提到昏睡的聖子,會受不了書中的光,而小我會使閱讀者進入昏睡。也如同下方聖經提到的經驗。
如同聖經多次提到,睡著/昏睡的經驗,以下介紹。
聖經 哥林多前書 15:1
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
50 弟兄們,我告訴你們說,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 51 我如今把一件奧祕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 52 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53 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 b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 54 這必朽壞的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
耶穌帶這三位門徒進客西馬尼園便對他們說了一句話:「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儆醒。」之後,發生了什麼事?門徒卻睡著了。一方是耶穌在憂傷中,在語詞懇切的禱告中,另一方門徒卻是在昏睡中,這兩者的對比是多麼地強烈。睡著了本身並沒有錯,錯在那特別的時刻睡著了。
門徒為什麼睡著了?路加記,他們乃因憂愁的緣故睡著了(路22:45)。門徒並非沒有聽進耶穌講的話,反而他們聽得非常清楚,只因他們愛耶穌,看到耶穌甚是憂傷,心裏也跟著憂愁起來。他們因無法承受這憂愁,因而個個都睡著了。基督與門徒們同樣有憂傷,但基督的憂傷使他更為剛強,門徒們的憂愁卻使他們更為軟弱。人在順境中會因驕傲而軟弱,但也會在逆境中因憂傷而軟弱。聖經稱這兩者為「肉體,flesh」,保羅說:「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作所願意作的。」(加5:17)
對觀福音記載,耶穌請求天父,取去他的重擔,不必經歷將要臨到的苦難,但是他將最終決定權交給天父,「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1]。路加記載一位天使顯現,加給他力量,然後返回門徒那裡,不過其他對觀福音書僅僅記載他的返回。對觀福音記載,和耶穌在一起的三個門徒都睡著了,耶穌責備他們,為何不能保持一個小時的警醒,要求他們起來禱告,使得他們避免試探。對觀福音記載耶穌再次去禱告,當他返回時,他的門徒再次沉睡。
T-13.XI.1. 當罪咎悍然襲卷你的平安,小我的對策就是遺忘、沉睡,甚至死亡。2 凡是自認為捲入了衝突而陷於苦戰的人,必然相信交戰的雙方確有其人或確有其事。3 如此相信之後,他不能不設法為自己脫身,因這場戰爭勢必奪走他心靈的平安,甚至毀了他的生命。4 其實,只要他能看穿這不過是真實與虛無之戰,便能把眼光轉回自己身上,看到自由之所在。5 他一旦認出那些無休止的戰爭如此荒誕不經,自然不受戰禍波及了。
【第1句】不想面對罪咎、很痛苦時,我們有時候就寧可選擇死亡或自殺。「沉睡」和「死亡」是差不多的意思,例如當我們碰到棘手的事情時常會用「昏睡」來暫時忘掉。
也如同,我在匯總各門派的經驗時,寫這篇文章時,一直受到外在朋友/物質的誘惑與干擾,這也是我觀察我的家人和居住在林老師家觀察到的現象。像應彩今天又要找我出去玩,她要出錢,但我得把最近這篇文章寫完整。春燕昨晚拜託我幫她賣眼鏡,我選擇不接了。亮庭要找我去她家坐。好不容易收回心,專心寫,她的電話又來了,只好靜音了。連家中的小猫一直裝可愛賴著我。
讓您很想睡是來自娑婆世界的眾生冤親債主(集體負能量),也是眾生隨時隨地產生的五毒。不是他們個人的問題,只是他們若自己不夠警醒,持戒律或經咒,恐怕抵制不了黑暗的力量。
朱熹早年對佛教甚感興趣,時常禮佛,研修佛學,遇到李侗後,則盡棄佛學,回歸儒家。朱熹崇拜孔子,常常祭孔,一生功業大事,每次到任離任,都會祭孔稟告,此外也奉拜伏羲。[32]朱熹相信祈禱可以感應上天,曾多次禱雨,甚至設醮祈禳,認為禱雨無效,是因為不夠誠心。[33]
成年後,朱熹堅決排佛,視作異端,痛加抨擊。他覺得佛教有傷風化,不贊同佛教喪葬儀式,堅決反對火葬。在漳州任官時,曾禁止婦女出家,不許寺院日夜聚集信眾,也禁止以祈福為名歛財。但是他日常則亦與僧人交往,吟詩酬唱,沒有門戶之見。[34]
朱熹相信鬼神存在,但平常不肯進入廟宇,認為不合義理。[35]朱子也請人看風水,但不迷信,也用《易經》占卜求筮。1195年,朱熹曾撰萬言奏疏,聲援被貶的趙汝愚,弟子極力勸阻,以免得罪韓侂冑,結果朱熹依照了占卜結果,放棄上書。[36]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