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聖靈, #共修, #宗教和諧 #聖經 因為我們沒有受過科班成為法師/傳道人的訓練,一般來說,他們需要花6-8年,甚至更久的訓練才可以出來講道,但是很多同修/居士/學員很努力落實在行,避免在度人提升靈命上,發生誤會與衝突而生起退轉之心,所以分享一下經驗給大家,不要花太多時間嘗試,但畢竟這個經驗在經文靈糧裡講的不夠清楚。
Q:宗教團結和諧的實例。你可以決定你的聽眾愈走愈寬廣或狹窄?團結力量大! 自性(聖靈)化成不同的經典來教導人們,文字上字句不同,但很多經義內涵相同。
b) 淨空法師在新加坡推動九大宗教的團結,不同宗教們彼此募款幫助對方,上帝是愛世人,不是只愛基督徒哦~
c) 慈濟證嚴上人與義大利神父呂若瑟6天之內募到超過1.5億元,有超過40家佛教團體和本土宮廟慷慨捐輸超過千萬元
d)靈鷲山心道法師歷年推動宗教和諧交流,與三十四個國家的宗教領袖簽署宣言,訂定開館當日為「世界宗教和諧日」
e)
1. 自性(聖靈)的聲音與小我的聲音區別?各系統所用的術語名詞不同,詳見維基此篇。
真心/正念/自性/光明聖靈的聲音:是溫柔的,慈悲的,善良的,無論多少次你問祂相同的問題的答案,都會是一致;來自一種直覺本能。給予時,是不預期不求回報。布施不著相,福德不思量
妄心/妄念/小我/黑暗小我的聲音:是逼迫的,詢問時,每次答案可能都不同,讓自己造成混淆。還有,若在言論對談時,有時聽到不愉快的言語時,它會在大腦中,會先講話及發出攻擊對方的言語,像:生氣,怨恨,嫉妒,不平,恐懼,懷疑,疑問...等負的想法,所以,若有不明確的訊息時,建議,先坦誠和平的真心交流,這樣可以減少很多的衝突,中間必須要把自己隱藏的想法及擔憂說出來,讓黑暗擔憂疑慮見光,使雙方能量能合一,做很多事才不會產生對立絆倒,或在進入一個能量場裡,因自身能量無法與他人相容而被踢出去。
未修行的人或在娑婆世界染著太久的人,剛開始是聽不到「自性的聲音」。靈性開發的人是依靠讀「經文/靈糧/經咒」,祂才會成長到協助幫你。這個蓮花生大士也提過,比如你的《無量壽經》讀了三千遍,終於心性的上師(自性)出現了,一點就破。小我的聲音,給予時,會預期得到什麼做為回報。但大多會產生業力的糾纏,因為是為名聞利養而做的。
課程經常使用「小我」(ego)一詞來指稱妄見之心(wrong-mindedness),而正見之心(right-mindedness)乃聖靈的領域,衪教導寬恕以修正小我。
16 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 17 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 18 但你們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以下。 19 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汙穢、邪蕩、 20 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 21 嫉妒、 a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 22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23 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24 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
引用:平實導師的影音檔字幕, 在新時代聖經--奇蹟課程,已有明確的定義:真心和妄心。
一般人都很難以分清楚,人有二顆心,一顆是真心,一顆是妄心。(平實導師),更是很難分清楚,哪一顆是真心,哪一顆是妄心,想要覺察自己有兩顆心,並且分清楚這二顆心的真妄,其實是不容易的事。
佛和魔不同之處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uddhas and Demons
佛有慈悲心;魔有瞋恨心。
Buddhas are compassionate, while demons are hateful.
a) 在「法鼓山」聖嚴法師著作中,有一本小冊子《共修的好處》,提到共修的和平對談原則,避免大家用詞/術語不同,這也是這個網站提到萬法解說交流的重點。
b) 在「華藏工程」中,有:「傾聽,欣賞,包容」這三大主軸做成小組聚會交流的原則,引用來自:大華嚴寺。詳細,請閱讀海雲和尚的書藉,或參加他們的短期出家體驗會教到「華藏工程」。
c) 在「奇蹟課程」(密法)領域,數十年世界資深的奇蹟老師,《清晰的進行聚會的守則》。其中,以奇蹟課程這個守則原則,有很大的嚴謹規範,連建議都不適合給予學員,但可以分享個人經驗,畢竟每個人的實際情況經歷,只有自性/聖靈最了解,每個人條文都有背後的原因,是根據實作的經驗後所建立的內容。例如:因修此課程的朋友,念力都很大,光明也很亮,常會成為黑暗小我攻擊分裂的對象,所以,才會有此規定。
此三大方向,請自己再去找深入的書藉及文章,或拜訪善知識(修行者,和上,法師,傳道人..等)。
以上是宗教團結交流的產物,若沒有交流團結,可能大家各地都在同一主題論文或文章,這會耗損很多的時間,所以,這個網站,很多直接是引用:和尚/法師/資深傳道人的講道,避免,自己再重新製作一份,因為時間考量,也會直接截取重點說明,但詳細原因,可依各人需求去做深入功課。傳法傳道可以共同使用這些經驗和原則,避免同修、學員分享經驗時產生衝突而分裂出走。每個人若有常觀照自己心靈時,因為來自娑婆小我世界教導我們的,常是有自己的攻擊之念,要自己淨化心靈,一直淨化到不常出現這些攻擊之念頭。念頭也有殺傷力,但說出的言語殺傷力更大。常常轉換自己的思維,把對方的攻擊,當做他(她)是渴求缺乏愛的表現,一切以和諧為上。
Q:分辨該處理個案與否? 當你的光亮愈來愈大時,週遭旁邊的人,可能變成雜訊來干擾/中斷/阻撓你的傳法,傳福音執事。你必須學會分辨,去除雜訊,除非你週遭的人也是傳道人士/法師/精進居士,一般來說,他們會比較醒,否則,你可能會被拉下去消耗時間。因為當你在傳法傳道愈來愈重要,對集體負能量(小我)來說,消耗你的主力是最重要的。例如:家人可能會要求你做一堆無理頭家事,或一堆朋友需要你的幫助,但是你要學會判斷,若他可以自己做的/或他沒有在死亡邊際,非得你出手,你有能力,再幫他;你若很累,忙自己的事。
黑暗變成雜訊來干擾/中斷/阻撓,在基督的系統也提到了許多:「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約一5),黑暗極力逃避真光,用盡所有可能的方法去逃避祂,阻擋祂,抗拒祂,甚至想消滅祂。
Q:持經咒與度人的能量流差別?
若平日有意識時知正念(勝氣),但不代表在睡覺時都會送出正念(善),可能是妄念(惡)。每天用經咒去清理一下,實作後幾個月你(妳)自己就會很有感覺,想正的事會心想事成,若想負的會被持咒的本尊化解掉。這個方式,用經咒填滿自己空閒的時間是有效的,避免打妄想,甚至當持續性念咒會收到能量。若是度人也很好,但是若是你度人很多人會跟你說No,不要想親近,你要記得回到念佛,因為度人過程會很耗自己的時間,體力和能量。
Q:接引眾生的過程?各道場的營運重大比起處理個案!
或者你度人的人,沒多久又離開讀書會,反覆之後,都在耗損自己。但念佛每日你會感受你在一點點的成長,它的能量成長很慢,沒有像一下子度人分享真理那麼快,那麼大的能量,但是那個大的能量,是有人氣所以能撐,但能撐多久,我實作3個月後,我覺得眾生除非是真的很苦痛了,他(她)才會放下情欲,物欲,名聞利養。當然過程中有我培育他們自性的善根,但是若沒有道場或他沒有堅定的信心參加固定的集會,沒多久他的心又被五欲弄濁了,所以,之前可能就變白做了。最好該出手時處理的個案---「他有決心要精進與修行,也樂意扶持道場的善眾生,這樣確保各地光明的道場往好的正向循環」。最好,不主動處理在谷底的個案,因為他們麻痺很久了,不是不可能,要耗很大的能量且必須是非常資深修行人才有辦法處理,他才會下定決心懺悔改過,「若長期一直處理這個,會讓光明的集會所熄滅,那會影響更多善良的人」。所以,我會往佛法為根基,以基督系統的行,我是在基督系統做了3年,到命都快沒了,腳殘,手殘,喉嚨殘,幫助過人一個個反背我,透過持經咒慢慢休養才恢復,但也因為這些禍,開啟了靈性的能力,福禍相依,此言不假,得出的結論。
Q:各宗教團結合作的案例及各法門搭配的圓滿度
由上面的例子,每一個光明的道場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影響長久當地的居民眾生,大家的敵人是集體負能量,所以,各宗派絕對不能打架,要團結合作交流,力量才會大,每派的經文靈糧方法不同,但在神/阿彌陀佛的置上的高點來看,是完美的,因為「他們是來自於同一個源頭」,詳見淨宗學會聯合國宗教和平會議。我已經跟幾位傳道人/主持人聊過,講道不要有攻擊之念,儘量不要分別比較,因為最終產生業力,都還是回給自己,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但可以「就處理此時情境或個案,建議適用的那一種法門」,感恩大家的付出辛勞。例如:獨居一人,住山上無上或殘缺之人,如何去發善書度人?此時「佛法持經咒」是很好的方式。每一個法門幾乎都有缺點與優點,只有互相搭配才會圓滿完美。就如同,雖某一法門重要,但對無宗教信仰的人或社會可接受的人而言,世間法:弟子規/論語/大學的推廣就很重要。台北靈鷲山在世界宗教和諧推廣,以華嚴理念奔走國際,推動宗教交流、跨界對話,創立「世界宗教博物館」,包括:佛教、道教、基督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神道教、古埃及宗教、馬雅宗教。另外還有台灣傳統信仰。請讀此篇。
因為在娑婆世界無完美之物或人,只有自己每學習一技能/法門(無量法門誓願學),自己學會包容,心量最大時,才有辦法創造人事物,力量最大,否則,每一人事物幾乎都是自己論斷與個人成見看到的睱疵品,懺悔和寬恕很好用,因為佛法,基督和奇蹟課程三大領域都是用此,是集體正能量,但建議您讀這本書—告別娑婆(葛瑞),或讀這本小冊子--修藍博士,反思信願行(節要),如何用寬恕,簡言之,懺悔寬恕於自己的妄造,先個人懺悔寬恕將論斷和成見釋放掉。
你 們 不 要 論 斷 人 、 就 不 被 論 斷 . 你 們 不 要 定 人 的 罪 、 就 不 被 定 罪 . 你 們 要 饒 恕 人 、 就 必 蒙 饒 恕 . 〔 饒 恕 原 文 作 釋 放 〕
Be not judges of others, and you will not be judged: do not give punishment to others, and you will not get punishment yourselves: make others free, and you will be made free:
路加福音 6:39 ^
耶 穌 又 用 比 喻 對 他 們 說 、 瞎 子 豈 能 領 瞎 子 、 兩 個 人 不 是 都 要 掉 在 坑 裡 麼 。
Luke 6:39 ^
And he gave them teaching in the form of a story, saying, Is it possible for one blind man to be guided to another? will they not go falling together into a hole?
路加福音 6:40 ^
學 生 不 能 高 過 先 生 . 凡 學 成 了 的 不 過 和 先 生 一 樣。
Luke 6:40 ^
The disciple is not greater than his master, but everyone whose learning is complete will be like his master.
路加福音 6:41 ^
為 甚 麼 看 見 你 弟 兄 眼 中 有 刺 、 卻 不 想 自 己 眼 中 有 梁 木 呢。
Luke 6:41 ^
And why do you take note of the grain of dust in your brother's eye, but take no note of the bit of wood which is in your eye?
路加福音 6:42 ^
你 不 見 自 己 眼 中 有 梁 木 . 怎 能 對 你 弟 兄 說 、 容 我 去 掉 你 眼 中 的 刺 呢 . 你 這 假 冒 為 善 的 人 、 先 去 掉 自 己 眼 中 的 梁 木 、 然 後 纔 能 看 得 清 楚 、 去 掉 你 弟 兄 眼 中 的 刺 。
Luke 6:42 ^
How will you say to your brother, Brother, let me take the grain of dust out of your eye, when you yourself do not see the bit of wood in your eye? O false one! first take the wood out of your eye and then you will see clearly to take the dust out of your brother's eye.
Q:何時要度?何時不用再度眾生的情況?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 者。」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聖嚴法師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 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 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是佛在發成佛大願的時候,所立的誓願,也 是在沒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中心的時候,所抱持的心願,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 夫或菩薩,是有眾生可度的。 可是,在成佛之後,既沒有了眾生,也沒有佛,否則便是對立。既然有能 度與被度的關係,便不圓滿,並沒有親證法身的全體;因為一旦親證法身的全體, 那就無內、無外、無彼、無此。例如任何一滴水從海而來又回到海中去,從大海 看,所有的水是屬於全體的,只當每一滴水自己看,才看到不同的河流、雨露、 霜雪、冰霧。所以《金剛經》又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 者。」 未成佛時的發心菩薩,都要度眾生,故有眾生可度。因從菩薩的立場來說, 一定有眾生可度,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雖已經知道沒有眾生可度,但他還要度 眾生;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則是自然運作度眾生,自己卻已經不再有度眾生的 努力心。因此,到了成佛之後,便已不度眾生,實無眾生可度,而是眾生自度, 以其善根、福德、因緣的多少,而能感得佛與菩薩的化現而做救濟;那是眾生心 中的佛與菩薩,不是佛與菩薩的本身。 所謂善根是眾生本有的,但是不加以培養,不會增長、顯現,越是努力精 進求法,越能感應諸佛菩薩的慈悲攝化,所謂自助而人助,唯有眾生有求,才能 感得諸佛菩薩的應化。佛教常以如人撞鐘為喻,輕輕地撞就小聲地響,重重地撞 就大聲地響;鐘有響的功能,如果無人去撞,它不會自響;所以,眾生如果不自 己努力,增長善根,雖然佛的法身遍在,也不會幫到你的忙。 所謂增長善根,就是要發菩提心,也就是說眾生自求成佛,即得佛的教化、 感應;當自己成佛之後,就接受一切眾生的感應,而非佛去感應眾生。所以,一 切諸佛成佛之後,他是全知、遍知的,因此名為正遍知覺,有求必應-眾生有求, 諸佛必應。 佛度眾生不是以知識度眾生,所以佛的全知,並不是說佛需要知道眾生所 具備的一切知識,也不需要通過眾生經驗中的邏輯理念等的思想,因為他是整體 的,眾生是局部的、個別的,他能給眾生一切,但是不需要學習眾生的東西,而 是眾生需要的,他就直接給予。因此,種種根器的眾生,就能得到種種佛法的利 益。人間所謂的分析以及歸納,這都是從個體、局部為著眼;佛的心量,既然是 全體,所以不能用凡夫的知見去解釋、衡量佛的正遍知覺。 人間所見的佛,比如說釋迦牟尼,從理論上講是化身佛,在人間像人,在 天上像天,至地獄中像地獄,在任一類的眾生當中,就像那一類的眾生。他是有 形相的、局部的,需要經過學習,才具備人類所有知識,用這些作為度眾生的工 具,而使得眾生受益。他同時可以在無量無數的地方,顯現無量無數身,度無量 無數眾生,而他本體法身是不動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說,由於化身的佛有生有 滅,就說法身的佛有來有去;也不可以說,化身的佛需要具備人類的知識,而法 身佛就因此而有限;其實化身的佛,也就具備正遍知覺,因為他不離法身,可是 不能夠說,正遍知覺的法身佛,是以凡夫知見,所見化身佛的知能,而稱為正遍 知覺。 摘錄自法鼓文化《學佛群疑》
[個人心得]
難怪有一陣子我覺得怎麼人都像阿飄走了,Line的朋友,有的只能度幾句,然後就消失了,或者出現一個大愛心或留一句很受用的話語。
未成佛時的發心菩薩,都要度眾生,故有眾生可度。因從菩薩的立場來說, 一定有眾生可度,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雖已經知道沒有眾生可度,但他還要度 眾生;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則是自然運作度眾生,自己卻已經不再有度眾生的 努力心。因此,到了成佛之後,便已不度眾生,實無眾生可度,而是眾生自度, 以其善根、福德、因緣的多少,而能感得佛與菩薩的化現而做救濟。
增加中!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