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梵語:विमलकीर्ति निर्देश सूत्र・Vimalakīrti-Nirdeśa-Sūtra・標準藏語:དྲི་མ་མེད་པར་གྲགས་པས་བསྟན་པ),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經》,玄奘三藏譯為《說無垢稱經》
引用: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
引用:聖嚴法師 《維摩經》-六講之一-維摩經與社會關懷
[05:14]維摩經它是一部白話的對話的作品,文辭是非常優美的一部文學作品,特別是在表現的手法上,不是用說教式的,不是用教條式的,而是用對話的方式,甚至於用描述當時說法的情景來表達維摩經的意境,它所敘述到的人物,層面相當的廣,在其他的經典裡面,敍述的時候常常有許多神、佛、菩薩,在維摩經裡面出現也有菩薩、也有佛、也有人,但是都以人間,人性的形態出現,不過他們的福德大,他們的莊嚴好,他們的智慧,所以在維摩經來講,不論是什麼人都能接受,它不是用哲學性的方式來表達,而是用文藝性的、人間化的,所以很容讓人家接受,也感到非常的親切,這個是維摩經的特色。
[12:25]唯有第四類有思考能力的眾生就是人,是能修行,能懂佛法的,其他的都不懂佛法,[13:12]因此站人的立場來講,眾生應該是指的人,才是最切實際的,而佛法所講的對象,實際是以人為主的,雖然維摩經裡面講的眾生是包括佛、菩薩、羅漢以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可是就是以人為主。
[20:25]佛經有一個特色,我們看到許多的經典,都是要經過請法之後,佛才說法,佛以後弟子們說法,也是要有人請示,所謂請求開示,才能夠來說法,所以法要請,表示對法的尊敬,如果不請而說,許多的人認為這個法是不值錢的,所以表示崇高、尊敬所以要請法,但是這個是大菩薩對眾生來講,不需要一定要請法,就好像是一位慈母一樣,嬰兒需要什麼,她就給他什麼,不一定需要嬰兒來請求母親給,母親才給,那表示說這個母親是非常愛護她的孩子,孩子不知道,要請母親給他什麼,而母親知道孩子們,應該需要得到什麼,這就是大菩薩的一種心懷。
[24:50]維摩經佛國品所說的,佛以一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這個地方舉出了三個,佛以一音演說法的意思是什麼,諸位都聽到過或者是看到過,介紹或者是形容,觀世音菩薩的尋聲救苦,他是好像千江有水,就能夠反應到月亮,諸位都聽到或者是看到過,介紹或者是形容觀世音菩薩的尋聲救苦,他是千江有水就能夠反應到月亮,千江水映千江月,月在天空只有一個,可是江面或者是水域,有多少的話,凡是有水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月亮的光,那麼觀世音菩薩是如此,佛當然更可以,有這樣的功能和神力。一音演說是什麼意思,有很多種解釋,佛只是用一種語來說法,也可以解釋為,佛在這一個時間來說同樣的法,也可以解釋成為佛在講的是同一個層的法,而聽的人層次不一樣,這個地方的眾生包括除人之外,還有天,還有護法神,還有許多的菩薩,我們人間的語言是相當多的,我們人間也有不同層的知識和需求,我一個人只有懂得一種語言,這是普通的人,有的人懂得許多的語言,可是許多的人只懂一種語言,有的人只能懂一個層次的道理,有的人任何一個層次的道理都能聽懂,層次越的人,他懂得越深越廣,層次愈低的人,懂得範圍越小也越淺[29:11圖片],佛說法只用一種語言,一個聲音,一個層次,可是能夠使得眾生聽眾每一個人所得到的反應利益都不一,這是這一段話大致的意思。比如說,第一句,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29:57]最近有一個人,他老是我對不起他,那我只有說,我很抱歉,但是當了一句抱歉的話,他就到處替我宣傳,說師父對在某一部分對不起他,我從來沒講這個話,我只是說,我很歉,但是我沒有說對不起他,但是他到處說,我是對不起他,因為他需要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師父對不起他,某一點對不起他,這是他的解釋,這是他的想法。另外有一次,我也是像這樣的一個場面說法,我說佛是慈悲的,後來我下座以後,他馬上追著我,他說師父慈悲不慈悲,我說佛是慈悲的,我當然要學佛,他馬上跟我講,現在你給三千塊錢,我說我沒欠你三千塊,他說你慈悲,我現要錢,你不給我就不慈悲了,我講的慈悲是對眾生救苦救難的慈悲,是包涵的慈悲,包容的慈悲,諒解的慈悲,我做個和尚我沒有錢,我講的慈悲,我的意思跟所想到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的,因此講話很難講,你講這一句,人家想的是另外一句,你是講這個層次,另外一個人想的另外一個層,很難,不過佛說法跟我不一樣,我說法能夠使人家誤解,佛說法人家不會誤解的,人家一定是聽到的是佛法,這個地方隨類各得解的意思是指高等的地上菩薩,大菩薩們聽到的是,正好佛說的是大菩薩的法,羅漢們聽到的是講的羅漢法,天上的人聽到的是講天人法,還有人間的人一般的人聽到的就是人間的法,做媽媽的人聽到的是媽媽經,做爸爸的人聽到的是爸爸經,有這種經沒,就是父母恩重難報經,有沒有爸爸經、媽媽經,這就是爸爸經、媽媽經,有沒有,有,丈夫聽到的是丈夫經,太太聽到的是太太經,我們佛經裡有沒這樣的經,有沒有,大概是舉不出例子來,有,有一叫做,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它就是佛說的,我們應該拜六方,它在六方之中,就有太太和丈夫在裡頭,太太應該怎麼樣,先生應該怎麼樣,那麼有沒有國王經呢?有沒有大臣經呢?有,金光明經就是講的國王經,在佛經裡面,有許多層面,許多類別,可是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人講的,但是到了維摩經的時候不一樣,佛是對所有層次不同的人,不同的眾生說同樣的法,在同一時間說。
[37.06]到維摩經來講的話,就不一樣了,比如有一句話,他說以慈悲心為他的女兒, 以智慧為他的母親,以方便為他的父親,雖然也是講的是父母和子女,可是是會歸於佛法的。
[38:05]有一次,我跟幾位出家眾在一起談話,他談他的,我談我的,談完了以後,我說我們今天好像沒有開會,沒有得到結論,其中有一位比丘尼就跟我講,她說我們今天,各言所事各取所需,各人自己講了,自己心中要講的話,各人聽到各人需要聽到的話,這個不算是白廢,她歡歡喜喜的離開,雖然沒有得到結論,還是沒有結論的結論,這個就好像是維摩經。你們諸位會不會遇到這種情況,叫雞同鴨講,有沒有這樣子,[39:20]雞講雞的,鴨講鴨的,結果各取所需,反正雞已經把自己要講的話講完了,鴨把話也講完了,大家要講的講完了,不是目的達到了嗎?不過這個地都不是,這個地方是說,各人聽到了自己想要聽到的,很歡喜的,已經每一個人都得到了利益。
[39:50] 下面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這也都是佛的神通力所達成的成果。有人說,基督講罪,佛教講苦,這個兩種究竟哪個講得對?我說講苦講對了,他們說講罪講對了,那永遠是爭論不了,我只能講,說你基督講罪是對的,佛教講苦是對的,那又是各取所需是不是,我們尊重人應該如此。[41:12]曾經有一位居士,他看到我們出家眾沒有家累,而且有供養,吃得還不錯,特別是來讓我們請客,吃了一餐以後,他說我也想做和尚了,然後他過一段時間,真得來跟我講,他說師父,我想做和尚,我說你為什麼要做和尚,他說人間太苦了,我說做和尚更苦,他說你們吃得很好,我說這個是給你們這些不能吃苦的人吃的,我們平常是吃得沒這麼好的,你不要上當,如果要來做和尚,你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他說準備什麼,第一、要準備減肥,我們吃的差一點,我們的工作很多。第二、要來受罪,他說受什麼罪,我說相當於受地獄的罪,他說修行怎會下地獄,我說因為過去造的種種的業,我們必須要下地獄受苦,為了不下地獄,我們先來出家,出家的時候,把地獄的苦先受完,那就不下地獄了,他說怎麼下法呢?好像你們都要出家了,我說出家是要難忍能忍,難捨能捨,難受能受,他一聽,他說我不出家了,我說出家本身就是一種歷練,是一種非常苦的事,他一聽到苦他不出家了,他說,那我再想看看,好好再考慮一番。
[43:55]又有一位,現在在座在我們聽眾之中,他來求出家,我說出家是苦事,你知道嗎?他說知道,我說出家以後,師父要駡你,師兄要欺負你,師弟要要求你,你總是受苦受定了,你說這個消業障,我認定了,我說出家以後等於下地獄,他說,師父我從來沒有下過地獄,我很想下地獄裡去試看看,我說恐怕你沒有到地獄,你就要回家了,他說不會,地藏菩薩說的,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馬上我請他家裡的人來一趟,他來了一個父母,來了一個哥哥,我就當著他的父母,當著他哥哥講,我說你的孩子,你的弟弟要出家,我告訴他下地獄,他答應要下地獄,我說要受苦,他答應要受苦,要被欺負,他答應被欺負,你們捨得不捨得,他們家裡的人說捨不得,結果他自己講,又沒有要你們下地獄,我下地獄跟你們有什麼關係,我說,你可以出家,不過要叫你父母,要你哥哥作證明,將來有一天你不能受苦的時候,趕快回家,現在他出家出得還不錯,諸位給他鼓鼓掌,所以有的人聽到苦害怕,有的人聽到苦害怕,有的人聽到苦,怎麼樣,他好歡喜,這個地方有害怕,有歡喜。
[46:05] 有這種例子,但是也有人聽到苦就厭離,我們也有很多人,一聽到這世間是很苦的,他自己已經嚐到了苦了,所以趕快想出家,厭離生死,那是小乘,但是厭離五欲必須要有,如果沒有厭離五欲的心,那不是菩薩,不要認為厭離就是一個小乘,我們厭離人間,討厭眾生這是小乘,厭離五欲,厭離世間的名、利、權、位、勢,佛的五欲是這五個字,但真正的五欲名稱是色、聲、香、味、觸,如果能夠離開的話,而人還世間度眾生,那叫做厭離,有人發這種悲願心行菩薩道。斷疑的意思呢?聽到苦,為什麼苦,因為無常是苦的。
[48:43]想開,你是一個人來的,將來走的時候也是一個人走,世間一切是無常,歡樂是無常,苦難是無常,你知道歡樂無常,你就不會樂極生悲,你知道苦難無常,你就不會失望、絕望,你會努力,這地方就是維摩經所說的,佛同樣講一句話,許多不同的人,就得到不同的反應。第3,菩薩是如何如何關懷社會?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這是維摩詰自己是這個樣子,做為一位菩薩必須要怎麼樣,必須要上求佛道,而且無止盡的,永遠不懈怠的追求佛法,尋求佛道,供養三寶、供養諸佛、供養一切佛法、供養一切僧寶,這個地方,它是已經供養了無量諸佛,他還要不要供養呢?當然無止盡的一直供養下,一直到成佛為止,這個叫做見賢思齊。我們能夠供養諸佛,就會對諸佛恭敬、讚歎,同時要學習,同時要下化眾生[圖片],因此下面有一句話,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毘耶離,這是維摩詰這個大菩薩,他為了度人,它這個地方沒有講度眾生,也沒有講說要度其他的,只是講度人,可見維摩經是以人為主,眾生是以人為中心,以善巧方便,而在印度毘耶離城居住,成為一個居士,什麼方便,悲和智,悲是慈悲,用慈悲運用什麼,運用一切的財物來幫助眾生,所以現居士身,他有資產,同時也用智慧來幫助眾生,那是什麼—佛法,佛法能夠淨化人心,能夠淨化人的生活,淨化人的社會,所以用慈悲、用智慧、用福,用他自己的福報、福德,用他自己的智慧,住在印度的毘耶離城來幫助有緣的眾生,做為一個居士來講,他能夠做到,以財佈施,以法佈施,而對出家眾、出家的比丘來講,以法布施、以佛法布施,所以,我今天秀才人窮,不是半張紙而是一張嘴巴,有用沒有用。
[53:36]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的眾生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眾生故,這一段話是什麼,佛的淨土在哪兒,我們通常,一般的知識所瞭解的,東方的藥師佛的淨土是在琉璃世界,上方香積佛的淨土是眾香國,西方阿彌陀佛的世界,是什麼國,極樂世界,在彌陀經裡面,就有六方的諸佛,實際上有十方,各有諸佛的佛國淨土,[55:10]可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維摩經的時候,眾生就是菩薩的佛土,菩薩的佛土不在佛國,而在眾生世界,哪兒有眾生,就是菩薩的佛國淨土,哪兒有眾生需要菩薩去度,
所以只要有眾生需要的地方,菩薩就在那兒出現,那個地方就是,菩薩經營佛土的世界,因此地藏菩薩講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是非常可愛、可敬、可取的一句話,諸位要學習,因為菩薩的淨土,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所謂"饒益眾生"的意思,就是非常豐富的利益眾生,很充足的利益眾生,這就是饒益眾生,並不是花幾個小錢,臨時給他應及的小錢,送他一件衣服,給他一碗飯吃,不是,饒益的意思,就是根深蒂固標本兼治,而使他得到佛法的利益之後,就能夠得到解脫生死煩惱之苦,那叫做饒益眾生,一個菩薩應該不畏堅苦,要積極的入世,那才是真正的菩薩,我們不是大菩薩,是初發心菩薩,慢慢地來,不要急著先下地獄,你一下地獄,大概是你出不來了,所以大菩薩下地獄,他不會造業,也不覺得痛苦,不會覺得煩惱,所以沒有關係,我們普通的凡夫,地獄還沒進去,到了地獄的邊上,你已經恐懼,已經覺得煩惱已經覺得後悔,那最好不要去。
[58:05]深入人間關懷社會,阿難言,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我即持缽,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這是阿難說,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阿難說,我回憶在過去曾經有一次,釋迦世尊小小的有一點病,他需要用牛奶,因此我到了一個大婆羅門家,大婆羅門是一個大宗教師,來家門口站下來叫托缽,想要牛奶,這句話是什麼,這個裡面有二層的意思,第一,佛是不會害病的,佛害病是遇到了因緣,是為了度眾生而害病,為了要有一個弘化的因緣,促成阿難去托缽,所以,他說要牛奶,阿難才去為他托缽,到一個婆羅門家裡去,這是行化的因緣,為了眾生而佛示現有病,下面我們來看,維摩詰來問明原由,這時候維摩詰看到阿難在那邊托缽,就來問他,怎麼說呢?
[1:00:07]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如此之身,當有何疾,這是維摩詰說,佛是不應該有病的,佛的身體根本不可能害病,他是指佛的法身,大菩薩所見到的佛,是見到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是無漏的[圖片],所謂無漏的意思,不會有任何的煩惱,叫做無漏,既然沒有煩惱,當然不會有病,即然沒有病怎麼可能說釋迦牟尼佛有病了,可是阿難是一個小乘的聖者,還沒有到菩薩的境界,所以看到的佛是應身佛,應身佛就是化身佛,而不是法身的佛,所以兩個人看的不一樣,但是這個時候空中有聲音,這個時候空中的聲音是誰呢?不知道,很可能就是諸佛菩薩的化現,<<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這個有層次,前面是第一個層次,阿難尊者,看到釋迦牟尼佛害病,他認為佛真有病,第二個層次是超越於有病和無病,認為佛是不可能害病,可是現在第三個層次是說,你看到的佛有病是真的,但是佛本身是不會害病的,為了什麼而害病呢?是因為五濁惡世在凡夫的世間要度眾生,所以顯現出他有病了,這個後面的這幾句話,第三個層次就講給我們聽的,第一個層次是阿難所見到的,這個太低了,第二層次太高了,第三個層次恰到好處,這個地方,我們是要說明關懷人間,佛再出世是為了什麼,是關懷人間的社會,所以在人間出現了,而在五濁惡世裡出現,我們這個社會已經很麻煩,麻煩的社會才需要佛法,人心很亂,人心亂的社會才需要佛法,有的人很忙,所以他不願意學佛,我說你忙,你才需要打坐,如果你不忙的時候,你就不需要打坐了,因為忙,心裡忙,身體忙,忙得頭腦很混亂,所以更需要打坐,更需要學佛,有的人說我老了以後再學佛,我說你老了以後來不及了,你現你學佛,你學以致用,學得馬上用,你老了以後,你快翹辫子了,學了佛法已經沒有用了,趕快及時的學佛你才有用,現在我們看維摩詰說:<<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1:04:46]這一段是相當的偉大,所謂從癡有愛,癡是什麼,癡不是發瘋的意思,不是神經病,而是對於世間的現象原則不清楚,我們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生、因緣滅,都是起滅無常的幻生幻滅的,如果你知道,是因緣所生,是起滅無常,你就不會把你自己的所有看得那樣的不得了,放不下又提不起,是因為不知道世間是因緣生、因緣滅[圖片],不好的,要加上因緣的時候,會轉變成為好,好的,有壞的因緣的時候,就變成壞的,所以我們要把握因緣,要促成因緣,而實際上需要有的時候,它就出現了,但是永遠保持有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那麼重,不要把自己所有的,看得那麼的嚴重,那麼我們自我中心自然就擺下了,所以我病的我,就是我們的貪瞋等等的煩惱,貪瞋的煩惱,就是從我們自我中心而衍生的,所以癡是貪與瞋的根本,那麼一切眾生都有貪瞋癡,所以都害病,因此我維摩詰也害病了[1:07:06],如果眾生通通不害病的話,我維摩詰也就沒有病了,為什麼,菩薩為了眾生,所以進入生死來度眾生,既然在生死之中,就不能夠沒有病,生、老、病、死,生以後一定會死,在生與死之間一定會老,老就是一個過程,而病,我們生起來就有病,有的身體的病,有的是心理的病,因此如果眾生能夠都離開病的話,菩薩就沒有病了,這個精神實際上就是,地藏菩薩所說的,眾生全部都成了佛,他才成佛,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也就是說,眾生在地獄,他也要在地獄,眾生有病,菩薩就有病,顯現著有病來度眾生。
[1:08:25]下面我們來看,<<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如子病愈,父母亦愈>>[圖片],<<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圖片],這個是說父母對,這是好的父母,也有父母看到兒女害病,他不管的也有,但是好的父母一定會看到自己的孩子有病,自己也會害病一樣很痛苦,甚至於比孩子感受到的痛苦更痛,那麼菩薩也是這個樣,只要眾生不病,菩薩病也就好了,<<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圖片],他說這個病是從哪兒產生的呢?菩薩的病是因為有大悲心的關係,大悲的意思,看一切眾生等於是自己,每一個眾生是平等的、完全的,像自己的獨生子一樣,或者就是等於自己是一樣,這個叫做同體大悲,也叫做平等的無緣的慈悲,有了這樣的慈悲心,就要度眾生,看到眾生很可憐,所以,他就要顯現著有病了。本來做為一個菩薩來講,他可以享福,不需要到世界上來受苦,但是他為了度眾生,跟眾生生活在一起,眾生吃什麼他也吃什麼,眾生睡在哪裡,他也睡在哪裡,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1:10:50]第五段,為社會大眾點亮無盡的心燈,這是無盡燈的這種觀念,我們在許多地方都在傳播,可是這無盡燈的意思,出典就是在這部維摩經。我們來看,<<維摩詰居士謂諸天女言,有法門名為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圖片]
這是說一個人的心裡光明,有智慧,一個人的心裡有慈悲,能夠把自己的慈悲和智慧傳播出去、轉告他人,叫做弘法,叫做傳燈。
禪宗叫做傳燈,一般的法師叫做說法,傳燈傳的什麼燈,傳的智慧的心燈,傳的慈悲的心燈,今天諸位在這兒聽了一次演講,也得到了一些智慧和慈慧的消息,諸位是不是也點亮了你的心燈,我不知道我的燈有多亮,至少現在借著佛的光,來為佛放光,請諸位為佛法點燈,點亮諸位的心燈,我們人間的淨土就能出現,我們的人格也能夠提昇,所以一個人關懷千百個人,人人關懷千百個人,我們的心燈無盡,我們的社會也就普遍溫暖和淨化了,這是我對提倡人間淨土有非常堅定的信心的原因,為什麼?就是因為維摩經講的,可以成為無盡的燈,那我們這個世間,只要有人弘揚佛法,只要有人提倡淨化社會,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淨化。
[1:14:11]1.7入土隨俗,關懷隨緣,我們知道入鄉隨俗這句話,是不是?入國問境,入鄉隨俗,可是菩薩度眾生,是應該怎麼度的,我們先看第一段,維摩詰的第十品,叫做香積品,介紹此娑婆世界的上方,過四十二恆河佛土,有一個佛國的名字叫做眾香,佛的名字叫做香積,這個國土依正,依就是環境,正是環境裡面的佛菩薩,一切都是香的,有九百萬的菩薩希望到達我們這個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並且想要見到維摩詰等的許多菩薩,但是香積佛就告訴他們了,你們這些菩薩們,可以去娑婆世界,但是要把你們自己身上的香氣收起來,不要放香,否則的話,會讓那個地方的眾生產生誘惑作用,或心裡面產生一些煩惱,同時要把你們的身體縮小了,因為在眾香國的菩薩們的身體都非常的高大,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的形相非常矮小而且還醜陋,因此他希望這些菩薩們,把自己的莊嚴相收起來,然後到達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來,使得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這些菩薩們,不要因為看到他們,聞到他們的香,看到他們的形相,而感到自卑而羞恥...
Comentários